敞开的玻璃门,几杯热茶,银行网点变身阅兵“观礼台”,这件发生在湖北银行武汉车谷支行的寻常小事,不经意间戳中了千万网友的心。
9月3日上午,湖北银行武汉车谷支行门外,三名环卫工人正踮脚向营业大厅内张望,电视上正在直播的阅兵仪式吸引了他们的目光。00后银行员工董宸希发现了门外的“观众”,立即开门迎接,引导她们到沙发就座,并端上热茶。这幕温情互动,经过极目新闻报道后成为网络热点。她说:“当天如果不是我值班,其他同事看到也会开门迎进来的。”
这偶然的走红背后,是湖北银行以“爱心驿站”为触点,构建“生命守护+文明服务+社会责任”三位一体服务体系的持续实践,是湖北银行加速实现“最具情感温度价值银行”企业愿景的真实写照。
254台AED构建生命防线
湖北银行的服务温度不仅体现在一杯茶、一个座位上。今年年初,湖北银行陆续在全行254个网点配置了AED(自动体外除颤器)设备,面向社会24小时开放,成为湖北省内首家实现AED全覆盖的商业银行,为见义敢为、见义能为、见义会为提供“硬支撑”。
6月6日上午,该行宜昌宜都支行发生了一场真实的应急考验。客户李女士刚办理完业务,突感身体不适,随即小腹剧痛、呕吐并昏迷,现场气氛一度十分紧张。千钧一发之际,副行长苏慧玲先迅速联系120,然后指挥取出AED,前期接受过专业培训的团队成员默契配合、规范操作,在紧急施救中第一时间使用设备进行监测与除颤准备,为后续专业救援奠定了关键基础。与此同时,其他员工疏导现场、辅助救援,整个救助流程紧张有序,为救援赢得了黄金时间。
权威数据显示,我国每年发生心搏骤停的患者约100万人,平均每30秒就有一人发生心搏骤停。1分钟内使用AED,患者存活率可达90%;每延迟1分钟,存活率下降7%-10%。
在生命救援中,网点AED的“现场存在”和“即刻可用”是客户脱险的重要一环,可在真实危难中展现出实质性保障能力。湖北银行AED设备不仅面向客户和员工,更对全社会24小时开放,市民可随时通过“AED地图”查询网点设备位置。湖北银行的此项举措填补了公共急救空白,形成了“设备+能力+机制”的全链条保障,确保AED真正“用得上”“救得及时”。
网点中无处不在的服务温度
如果说AED代表着湖北银行的“硬实力”,那网点无处不在的服务细节则展现出湖北银行的“软实力”。
冰箱、微波炉、饮水机、应急药箱、阅览读书角、冷暖设备……走进湖北银行营业大厅,精细化服务细节处处可感。
8月的江城,暑气蒸腾,骄阳似火。不少社区居民和户外工作者走进湖北银行“爱心驿站”网点,一起拉家常、歇脚纳凉,这里俨然已成了他们第二个家。
保洁员何阿姨趁着午休的时间,来到湖北银行水果湖支行爱心驿站喝口水歇一歇。她说:“没想到银行对我们敞开大门,提供这么好的休息环境,这里很凉快,特别是沙发坐着蛮舒服!”
对于特殊客户群体,湖北银行更是给予格外关注。在荆州分行沙北支行,两位存在语言听力障碍的老人前来办理业务时,工作人员通过纸、笔、手势和老人交流,指导完成密码输入、业务确认等所有操作。
“客户至上”的理念总是展现在细微处。孝感分行高新区支行,一位客户拿着被宠物狗撕碎的人民币要求兑换。支行柜员主动担起修复重任,利用整个午休时间,将零散细碎纸片逐片甄别、拼接,碎币重归完整,客户损失得以挽回,对湖北银行工作人员感激不已。
始终活跃在公益前线的金融IP
作为省属金融国企,湖北银行的服务理念没有局限于网点内部,而是延伸到了更广泛的社会责任领域。
今年6月,湖北银行与武汉文旅集团签署协议,成为2025年第50届武汉7·16渡江节的冠名赞助商。这场以“万里长江横渡,极目楚天舒”为主题的赛事,是国内历史最悠久的公开水域游泳赛事之一。
除了渡江节这样的重大赛事,湖北银行还持续参与各类公益活动,将金融服务延伸到社会需要的各个角落,真正实现了从承担经济责任到承担社会责任的跨越。
今年来,湖北银行加大资源构建公益矩阵:总冠名武汉渡江节、三江马拉松等7项赛事,超3万市民参与;组建89支“长江护卫队”开展沿岸清污行动;设立乡村振兴教育基金,资助223名乡村学子圆梦。
金融服务不应囿于柜台之内。湖北银行通过赛事打造、生态共建、教育赋能等立体化公益行动,正让金融企业的社会责任变得可感可知。
从“董宸希”们清晨的第一个微笑,到AED设备闪烁的绿色信号,再到马拉松赛道上的橙色浪潮,湖北银行用服务温度标注着现代金融企业的价值刻度。作为省属金融国企的湖北银行,让我们看到,金融不仅仅是冰冷的数字和交易,更是一种服务社会、温暖人心的力量。
(极目新闻记者 刘闪)
编辑:万林