活力中国调研行丨30万人围着“一朵菇”转,随县做对了什么?

时间:2025-08-28 18:25 来源:长江云
  • 微信
  • QQ空间
  • 微博
  • QQ好友

“家人们,我们随县香菇花纹洁白,菇形圆润,干菇肉厚质密,被誉为‘菇中上品’,风味明显优于普通香菇……”8月27日上午,2025年“活力中国调研行”湖北主题采访活动走进随州市香菇博览馆时,年近50岁的夏金芳正在进行网络直播带货,她充满干劲的直播风采,瞬间吸引了众多记者的关注。更令记者们意外的是,她竟是随县尚市镇群金村的村支书。

0095191528fec0d57011fbf1df80b616

年近50岁的村支书变身主播

最远将农产品卖到国外

一部手机、一套桌椅、两盏打光灯,构成了夏金芳的直播舞台。谁能想到,几年前的她对网络还一无所知。“那个时候,更别提网络直播了,看到镜头都会害羞。”夏金芳回忆道,脸上带着笑意。

897d9948a8c8752f1afa64655b5feb7a

可眼看着村民们辛苦种植的桃子烂在树上,优质的香菇滞销,夏金芳心中焦急不已。“我突然意识到,只要村民们能增加收入,就算自己丢点脸又何妨,就硬着头皮开始做直播带货。”她坚定地说。

每晚7点至9点,夏金芳都会准时出现在直播间,为村民带货,销售的主要本地农产品。“起初一场直播都难有订单,但经过几年的坚持,现在每场直播的销量都能超过400单,尤其是当地的香菇。”她自豪地表示。

22688bd02f3c79239bf448362469a9ba

如今,夏金芳带领着5位地道的农民投身直播事业,最远将产品销往越南。

自2021年起,随县将电商直播纳入香菇产业技能培训,累计孵化了3000余名主播,年带货销售额突破10亿元。草店镇石庙村基地负责人兴奋地告诉记者:“以前总是为销路发愁,现在通过直播带货,村民们种菇的信心更足了!”

从“靠天吃饭”到“智慧种菇”

香菇住进了“空调房”

“以前种菇靠天吃饭,现在一部手机就能管大棚。”在随县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数智化香菇种植基地,大棚内温湿度自动调控,菌棒长势喜人。随县香菇产业发展中心负责人介绍,2022年起,当地推广物联网温控系统,菌棒成活率提高20%,每袋增收8元。

4a4740af6e5ae9674adced85b5c89bfa

技术蝶变背后,是40余年的接续耕耘。1978年,华中农业大学杨新美教授在随县三里岗镇成功试种段木香菇,点燃了中国现代香菇产业化的星星之火。此后,随县历经三次产业飞跃:从手工种植到半机械化,再到如今的智慧农业,菇农人均收入从2018年的1.5万元增至2024年的2.8万元。

从三里岗镇第一袋木屑菌棒,到“随县香菇种植工”成为响当当的省级劳务品牌,如今,随县年产香菇2.8亿棒,全产业链就业30万人,年出口创汇6.7亿美元,成为全国四大香菇主产区之一。

10万农户持证上岗

全国首本香菇种植教材来自随州

“有了这本证书,技术有人认,收入蹭蹭涨!”三口堰村村民吴忠举起手中的“香菇种植工”专项职业能力证书,笑得合不拢嘴。2024年,还在外地打零工的他,因为工资低、离家远、不稳定,于是选择参加了县人社局组织的免费香菇种植培训。之后,54岁的他毅然选择回乡创业种植香菇1万棒,短短5个月净赚6万元,“比在广东打工强多了!”

cc49ca96673fb63fac05a644392bb6c4

随县人社局相关负责人向记者介绍,随州职业技术学院香菇学院已经出版了全国首本香菇种植教材,制定专项职业能力考核规范,累计发放证书近1000本。同时,投资30万元建设的实训基地,已培训1.2万人次。如今,2000余名“菇专家”活跃在全国20多个省份,年人均技术指导收入12万元。

1b353b1a6651bd513d4d4f4368f7c642

“我们不仅服务随州,更要辐射全国。”随县香菇种植工专业培训老师杨守波介绍,依托随州香菇学院,当地与华中农业大学共建科研平台,培育40余种优质菌种,推广10项新技术。近年来,县人社局组织“土专家”赴新疆、云南等地开展技术援助,培训外地菇农5000人次。

从炎帝神农的农耕火种,到30万菇农的共富之路,再到全国香菇种植向随州“取经”,以一朵香菇为笔,随州随县正书写着产业兴旺、百姓富足的乡村振兴新答卷。

(长江云新闻记者 张文杰)

编辑:陆兴敏

标题:
网址:
错误内容:
姓名:
电话:
 
新闻热线:
投稿邮箱:
网络新闻部: